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为检察机关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营造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本溪检察微信公众号开设【凡人微光 星火成炬】专栏。在这里,我们将讲述本溪检察干警的履职奋进故事,赞美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实干、默默奉献的“躬耕者”,激励引导全市检察人员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让点点星火汇聚成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本溪检察磅礴力量!
溪湖区检察院
以千磨万砺的韧劲
映为民务实的初心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杨袁媛,女,198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溪湖区检察院政治部四级主任科员,负责组织人事工作。多次被区委、市检察院授予嘉奖,获评“两大考评”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作为组织人事工作负责人,大到考核晋升,小到报表报告,杨袁媛对每项工作都事无巨细、力求完美。她常说:“应付了事固然轻松,但那不仅是对工作的不负责,更是对全院干警辛勤付出的不负责。”每当遇到薪酬变化、人员调整、职级晋升时,她总是仔细研究、反复核对,确保准确无误,最大程度保障干警权益。面对人手少、工作量大的工作状态,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她白天处理各种紧急的事务性工作,晚上撰写材料、学习研究各项规定。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得了偏头痛,但她从未因此影响工作进度,她说:“我的工作关系着干警的切身利益,耽误不得。”作为一名幼童的妈妈,早出晚归的工作节奏让她错失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光,有一次孩子发烧了,但有一份紧急材料需要报送,她强压着内心的愧疚和焦急,坚持加班完成基础工作后才赶回家,安顿好孩子后,又继续在电脑前工作到深夜。
即便繁忙的工作让她失去了许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但杨袁媛从未抱怨、推托过,始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用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全情投入的满腔热忱,激扬青春、无悔付出,践行初心,不负使命。
在热爱与温暖中守护公平正义
理必求真 事必求是
言必守信 行必踏实
侯锐,女,199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溪湖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负责人、三级检察官,兼任刑事检察办案检察官,在本溪市公诉人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全市十佳公诉人”称号。
2017年1月,刚来到检察院工作的侯锐,被分配到公诉科,协助检察官办案兼任内勤工作。面对陌生且有难度的工作,她没有犹豫,从简单的案件办起,不断学习总结提升,逐步成长为熟悉多项业务的检察能手。工作中,她用“办好每一件案子”的执着,履行人民检察官的神圣职责,先后协助或独任办理案件共计500余件,均未出现质量问题。
在承担刑事检察工作的同时,她还是一名“90后未检妈妈”。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她耐心帮教感化,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等特殊制度;面对未成年被害人,她与心理咨询师一起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尽快走出阴霾、健康成长;对于“放手养娃”的家长,她制发督促监护令,督促、引导家长正确带娃。她多方争取救助,帮助未成年被害人缓解经济困境;她送法进校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
她身兼数职,勤勉奉献,坚持原则,廉洁公正,用事实和证据探求正义,用心用情守护心中的“检察蓝”。
让人民满意 为法治担当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王晔,女,198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溪湖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四级检察官助理,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评2022年度本溪市优秀团干部,负责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获评本溪市第二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
王晔说,从检13年,让她最有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时期就是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工作的两年,正是这段经历让她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我当家人”。她说,谁家来客人了不得热情招待,于是有了控申窗口的一杯水、一张纸、一张笑脸,让来访群众烦心而来,暖心而去;她说,谁家亲戚不得相互走动,于是她来到信访人和被救助人的家中,来到社区、医院、社保、民政、残联,为化解矛盾奔走,为争取救助努力。两年间,她救助了21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0.5万元。
当80岁的被救助人拿着自家攒了一个月的鸡蛋来看她时、当70岁的磨刀老大爷将自己准备并精心磨好的菜刀送给她时、当未成年被救助人的妈妈拎来一袋水果放下就跑时、当不善言辞的农村老大爷从桓仁邮寄来感谢信时、当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有信访人和她打招呼时……她说,这两年她干得值。
现在,她虽然离开了控申部门,但办案的时候,她始终留意,案件有没有信访风险,有没有司法救助线索。她说:“我办的案子就要将信访风险降到最低,让人民满意,为法治担当。”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正义为旗 智慧为刃
匠心办案 敬业为民
魏玮,女,198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溪湖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负责人、三级检察官,兼任刑事检察办案检察官。荣立个人三等功、嘉奖各1次,先后获评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本溪市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本溪市十佳公诉人等荣誉称号,撰写的检察理论文章连续二年在辽宁政法理论年会获评一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2023年辽宁省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并顺利结项。
魏玮坚持以求极致精神办好难案要案,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小案,坚持审查好每一份证据、写好每一个法律文书、出好每一个庭。曾参与办理了“4·06”“9·04”“8·05”“昆仑专项行动”等多个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办理的普通刑事犯罪、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件无一错案。
2024年初,她担任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负责人,刑事执行检察点多、线长、面广,涉及法律规定多,她注重从细微处发现监督线索,务求法律依据准确、释法说理充分。她作为主创检察官精心设计的“财产刑执行法律监督模型”,被推荐至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被全国多家检察院收藏并应用。
刑事侦查卷宗堆在案头,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病历晦涩难懂,社区矫正对象材料杂乱待审,但不管是哪一项工作,她都力求高质量完成。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对法律的崇高敬仰,她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守护着公平正义。
努力成为挑战自我的多面手
路虽远 行则将至
事虽难 做则必成
张洋,198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溪湖区检察院三级警长、司法警察大队临时负责人,兼任检察技术部门临时负责人及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内勤。曾获评辽宁省优秀司法警察称号,参与办理的“9·04”专案取得集体三等功,担任内勤工作的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成为最高检基层联系单位。
虽身兼多职,张洋却能很好地兼顾各项工作。作为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内勤,他严谨细致,确保案件建立、案卡填录、相关数据报表报送无误,2022年以来,协助办理的270余件案件无一出错。在刑事执行监督过程中,他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动态,确保执行活动顺利进行,积极参与对被执行人的教育和感化工作,帮助他们认识自身错误,重新回归社会。
2023年5月,由于突发人事变动,溪湖区检察院技术部门出现岗位严重空缺,张洋临危受命,成为技术部门临时负责人,他加班加点从头学起,迅速顶起了全院网络维护、机房设备升级改造、检察技术案件办理等多项业务,并通过到其他兄弟院学习、向检察同仁取经,先后建立了4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其中3个模型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财产刑执行立案监督模型被省检察院推荐至最高检,成为辽宁省第五个、县区检察院唯一一个上架最高检大数据监督模型管理平台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他是司法警察、是办案能手、还是技术大拿。平常时候,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关键时刻,他克服困难、勇挑重担。他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为一名司法警察,就是要冲锋在前、扛责在肩。
他们的故事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脚踏实地的耕耘。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担当诠释忠诚,用实干践行使命,用星火微光造炬成阳。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本溪检察机关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持续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实干、锐意进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本溪篇章贡献检察力量。